2025年5月13日,科技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务院国资委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标志着我国科技金融发展进入新阶段。笔者认为这一政策文件的出台,不仅是对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深入贯彻,更是落实全国科技大会、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部署,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统筹推进创业投资、银行信贷、资本市场、科技保险、债券发行等政策工具,为科技创新提供全生命周期、全链条的金融服务,引导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和优质资本进入科技创新领域,加快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金融体系,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投入格局,加强对国家实验室、科技领军企业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金融服务,为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推动科技创新与金融深度融合的关键举措,将为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撑。
一、科技金融是推动科技创新的核心动力
科技创新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而金融则是科技创新的“血液”。长期以来,我国科技创新面临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渠道单一等问题,尤其是早期科技型企业和高风险创新项目难以获得稳定的资金支持。此次政策提出构建“全生命周期、全链条”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正是针对这一痛点,通过多元化金融工具协同发力,为科技创新提供全方位支持。
政策强调要发挥创业投资、银行信贷、资本市场、科技保险、债券市场等不同金融工具的优势,形成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金融生态。其中,创业投资作为科技创新的“生力军”,将在培育未来产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发挥关键作用。而资本市场则作为“关键枢纽”,将进一步优化对科技企业的上市融资、并购重组等支持机制。这种系统性布局,有助于引导长期资本、耐心资本进入科技创新领域,避免短期逐利行为对科技创新的干扰。
二、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
政策明确提出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这是推动科技金融发展的重要举措。创业投资具有高风险、高回报的特点,适合支持早期科技创新项目,但由于市场失灵,社会资本往往不愿涉足早期投资。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设立,将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带动社会资本共同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内蒙古作为我国北方重要的能源和生态屏障,正积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若能结合地方特色,支持内蒙古在新能源、新材料、大数据、生物科技等领域的创新项目,将极大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政策还提出优化国有创业投资考核评价机制,这将有助于提高国有资本的投资效率,避免因短期考核压力而错失优质科技项目。
三、资本市场与银行信贷:双轮驱动科技创新
资本市场是科技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政策提出要“进一步增强资本市场对于科技创新企业的支持力度”,这意味着未来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等将进一步优化上市条件,提高对“硬科技”企业的包容性。同时,健全债券市场服务科技创新的机制,将帮助科技型企业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
银行信贷方面,政策强调要建立“专项机制”,推动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传统银行信贷往往依赖抵押担保,而科技企业轻资产、高风险的特性使其难以满足传统信贷要求。此次政策鼓励银行创新信贷模式,如知识产权质押、投贷联动等,将有效缓解科技企业融资难题。内蒙古可借此机遇,推动本地金融机构与科技企业深度合作,探索适合边疆地区的科技金融模式。
四、科技保险与财政政策:降低创新风险,增强市场信心
科技创新具有高度不确定性,科技保险的推广将为企业提供风险保障。政策提出推动科技保险产品和服务创新,如研发中断险、专利侵权险等,有助于降低企业创新风险,增强市场信心。此外,财政政策将通过税收优惠、风险补偿等方式,撬动更多金融资源支持科技创新。内蒙古可结合本地实际,设立科技金融风险补偿基金,降低金融机构对科技企业的信贷顾虑。
五、央地联动与开放合作:构建全国科技金融生态
政策强调要“央地联动”,推广创新积分制,推动区域科技金融创新实践。内蒙古可借鉴先进地区经验,结合本地产业特点,制定差异化的科技金融政策。例如,可探索“科技+绿色金融”模式,支持新能源和生态环保技术创新。同时,政策提出推动科技金融开放合作,内蒙古可借助“一带一路”和“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机遇,加强国际科技金融合作,吸引外资参与本地科技创新。
六、科技金融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此次七部门联合发布的科技金融政策,是我国构建中国特色金融体系的重要一步。未来,科技金融的发展需要政府、市场、企业、金融机构等多方协同,形成合力。内蒙古应抓住政策机遇,结合区域特色,加快科技金融创新,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内蒙古方案”。只有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才能真正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迈向新高度。
(张学跚: 内蒙古新金融研究院院长;兼任:内蒙古金融网创始人;内蒙古金融行业协会会长;蒙域经济30人专家组成员;自治区政府研究室特邀研究员;内蒙古广播电视台新闻评论员;)
Copyright © 2007-2025 www.nmgxjr.org.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新金融研究院 版权所有
内蒙古新金融研究院 中国网通集团提供宽带支持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蒙ICP备18004368号-1
营业执照 技术支持:微邦网络
蒙公网安备 150103020003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