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金融监管的巨轮驶入供应链的深水区,一场静水深流的变革已然启动。2025年6月15日,由央行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规范供应链金融业务 引导供应链信息服务机构更好服务中小企业融资有关事宜的通知》正式实施。这不仅是金融监管的“补短板”之举,更是对供应链金融本质的回归——以真实交易为锚,以产业链韧性为帆,在数字化浪潮中重塑服务实体经济的金融血脉。
一、新规落地:穿透迷雾,锚定本源,新规剑指行业沉疴,以清晰边界重塑市场秩序
回归真实交易本源:严禁虚构贸易背景的融资套利,打击脱离实体需求的“资金空转”与过度票据化乱象,将金融活水重新导入真实的生产流通环节。文件明确要求“在真实交易背景下”构建金融解决方案,直击此前部分企业利用虚假贸易融资套利的痛点。
强化平台责任担当:要求供应链信息服务机构备案管理,压实其在数据真实性、信息安全、算法透明性等方面的主体责任,终结部分平台“只搭台不担责”的野蛮生长。新规对平台的数据治理、信息保护提出具体要求,为中小企业提供可信赖的数字基础设施。
构建穿透式风控体系:推动建立覆盖核心企业至末端中小微企业的全链条风险评估框架,打破信息孤岛,实现风险的可视、可控、可承受。这要求金融机构从只看核心企业信用,转向深入考察整条供应链的健康度与交易真实性。
新规的出台,标志着供应链金融从规模扩张的“上半场”,正式迈入规范发展的“精耕时代”。
二、中小微企业:借力平台,破茧重生,对中小微企业而言,新规既是紧箍咒,更是登云梯
打破融资“玻璃门”:规范化运作将显著提升供应链金融的普惠性与可得性。在统一、透明的规则下,依托真实贸易背景和可追溯的供应链数据,优质中小微企业的信用得以“显性化”,融资门槛实质性降低。例如,某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凭借与核心主机厂的稳定订单及平台数据支持,首次获得低成本信用贷款。
拥抱数字化转型:新规鼓励运用区块链、物联网、大数据等金融科技,为中小微企业嵌入数字化供应链网络提供强大推力。借助合规平台,企业可优化订单管理、库存周转、应收应付,提升运营效率,将数据转化为“新抵押品”。
规避“踩坑”风险:严监管清理市场乱象,淘汰不合规玩家,为中小微企业选择安全、可靠的平台服务提供清晰指引,避免卷入非法集资、金融诈骗漩涡。
新规之下,中小微企业当摒弃单打独斗的旧思维,主动拥抱合规平台,在数字化供应链生态中找准定位,将自身经营行为转化为可评估的信用资产。
三、监管升级:科技赋能,风险联防,2025年的监管,是“长牙齿”的智慧监管
聚焦风险重灾区:对超范围经营(如无资质从事实质金融业务)、过度依赖票据融资放大风险、利用复杂结构隐匿真实风险等行为,实施高压打击,确保业务在持牌、合规框架内运行。
强化科技风险防控: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被置于前所未有的高度。监管将严密监控平台数据采集、存储、使用的合规性,防范信息泄露与滥用。同时,关注算法模型的透明度与公平性,防止“算法黑箱”导致信贷歧视或系统性偏差。新规中“保障金融科技健康发展”的表述,凸显了对技术伦理的前瞻考量。
构建协同治理网络:六部门联合发文,体现跨部门协同监管思路。金融监管、司法、商务、市场监管等多方合力,形成覆盖业务全流程、风险全类型的立体化监管网络,提升风险识别、预警与处置效率。最高人民法院的参与,更强化了司法保障与纠纷解决的权威性。
监管的“严”与“智”,旨在为供应链金融的“稳”与“新”构筑坚实堤坝。
四、未来图景:规范筑基,创新致远,规范化非扼杀创新,而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石
科技深化融合:AI将在智能风控、需求预测、精准定价中扮演更核心角色;区块链保障的交易不可篡改性与可追溯性,将成为信任基石;物联网技术实现对动产质押物的实时监控,破解抵押难题。
服务场景拓展:从传统存货、应收账款融资,向覆盖研发、采购、生产、销售、回收的全生命周期综合金融服务延伸。绿色供应链金融、跨境供应链金融等新业态将蓬勃发展。
生态协同共生:核心企业、中小微企业、金融机构、科技平台、物流企业等将在规范框架下构建更为紧密、透明、互信的数字化产业生态圈,实现价值共创共享。
未来供应链金融的核心竞争力,将体现为“规范框架下的科技创新能力”与“深度服务产业链真实需求的能力”并重。
结语:血脉新注,韧性未来
央行等六部门的新规,绝非对供应链金融的束缚,而是一次至关重要的“正本清源”。它斩断灰色套利的藤蔓,让金融活水得以沿着真实交易的河道,精准灌溉实体经济的土壤。当数据取代抵押成为中小企业的信用通行证,当科技穿透风险迷雾照亮产业链的每个角落,供应链金融便真正回归其使命——不仅是融资的工具,更是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产业效率、锻造供应链韧性的核心基础设施。
未来供应链金融的繁荣,必然是规范与创新共振下的繁荣,唯有筑牢合规底线、激活科技动能、聚焦实体需求,中国的产业链供应链方能在全球竞争中锻造出“既强且韧”的坚实脊梁,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生生不息的金融血脉。这不仅是金融监管的升级,更是一场关乎产业未来的深度重构——在规则与技术的双轮驱动下,供应链金融终将释放其服务实体经济的最强音。
(张学跚: 内蒙古新金融研究院院长;兼任:内蒙古金融网创始人;内蒙古金融行业协会会长;环球影响力智库研究员;蒙域经济30人专家组成员;内蒙古广播电视台新闻评论员)
Copyright © 2007-2025 www.nmgxjr.org.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新金融研究院 版权所有
内蒙古新金融研究院 中国网通集团提供宽带支持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蒙ICP备18004368号-1
营业执照 技术支持:微邦网络
蒙公网安备 150103020003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