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本轮危机与次贷危机的情况,其实是完全不同的!而这种不同,决定了本轮危机将远比2008年要可怕很多。我们今天来揭示一下这其中的秘密吧~
现如今,不少人一提经济危机,就会立马想到2008年的次贷危机。
确实,从真正加入全球经济体系以来,2008年那场危机是中国过去70年里经历的最直观的全球性的经济危机。
而由于次贷危机是由金融领域爆发,所以,一些人很容易把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划等号。
从借鉴的角度,很希望可以从2008年中得到相应的启发。
然而,这都是错的!
本轮危机,本质上,与次贷危机的情况是完完全全不同。
要知道,次贷危机的爆发,其实是中国等后进国家拼命实施出口导向,并囤积大量的美元,使得全球市场储蓄严重过剩。
这个结果导致美国市场上全是便宜钱,因此,大家自然借钱炒房、玩金融,最后玩出了事情。
而美国人也很阴险,既然如此,索性给你搞个几轮QE,稀释掉你美元储备的购买力。
这个过程,其实等于是用中国的钱帮助美国走出了次贷危机的冲击,实现了4%的失业率奇迹。
所以,在这里,我们需要认清楚一个重要的概念,是大家在经典的教科书上看不到的东西。
中国囤积的美元,其实是债,而不是债权。因为,它是以压低国内工人收入,以许诺未来养老保障的方式推进出口产业换来的,可事实上,这些美元的价值对外却不断被赖掉;而美国看似国债规模不断膨胀,但是,美国的国债其实很大一部分是收入,因为他们可以通过疯狂印钱来赖掉对外债务的实际价值。
我相信,这样的真相,对于很多人来说,是非常震惊的!
因为它与教科书式的公式,完全不同。然而,凡是接触过实体经济的人,应该都明白这其中的道理。
从这个角度来说,次贷危机前的美国是赊账,次贷危机后的美国是赖账。
看懂这个牛逼的逻辑,也就明白了,为什么次贷危机后外需开始下降了。
—————————
在这种情况下,要填补需求的缺口,中国经济要做的,其实就是只能“扩大内需”。
也就是,想办法自产自销,来缓解庞大的产能问题。
因为,如果没有人买,那么,这些产能就变成了巨大的成本,而不是财富。
PS:这是基于经济学第一原理萨伊定律引申出的。
这背后可是捆绑着中国长期压低利率来补贴制造业的银行体系,搞不好是有金融风险的,俗称“不良率飙升”。
此外,没有人买产品,以间接税为主的财政,后面怎么办?收入都没有了,还要去保就业。这不就变成了财政危机了嘛?
所以,2009年的“四万亿”,尽管被诟病的很多,可是看懂的人是不多的!
当时真正要解决的,还不是简单的就业问题,而是不要出现金融财政双杀的格局。
因为,一旦出现金融财政双杀的格局,要想解决,就只能通过大萧条的方式来淘汰产能过剩(成本),这会引发重大的风暴。
所以,如果不想看到风暴,如果不愿意直面短期萧条,那么,当年的“四万亿”真的不能说人家全是错的。
可是,在经济学的角度,萧条并不是坏事。
萧条的本意,就是为了把已经落后的产能淘汰,从而为未来新的技术革命腾挪出必要的资源和市场空间。
这点诚如伟大的熊彼特所说,叫做“创造性的破坏”,是市场经济强大的根本原因。
没有危机才是可怕的,这就像人从来不生病一样,经济不能完成排毒,不能去实现必要的新陈代谢,又如何建立起全新的免疫力来变得更加强大呢?
没有危机,也就意味着,纵容产能过剩持续下去。
哪怕实施人为产业并购,但是,只要有源源不断的廉价资金支持它们,有地方财政补贴,这些产能就不可能完成出清和淘汰。
大家看看水泥、钢铁等诸多老产业,哪个不是这样?
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商业银行也就更不敢轻易断掉它们,否则过去这么多的贷款怎么办?这个沉没成本付不起啊。
同样,地方财政也需要它们,起码短期的财政收入和就业机会有了保障。至于以后的债务,以后再说。
由此可见,这等于是把金融财政双杀的问题,不断向后推移罢了。
————————
然而,到了2014年,当初往后推的举措到了要结清的时候了。
那一年经济其实是非常困难的,很多地方财政压力巨大,影子银行膨胀引发的金融风险也是很夸张的。
这是导致2015年以后楼市繁荣的根本性因素!
为了避免金融财政双杀的格局,只能再次启动土地财政,通过一波举债,极大的缓解了当时的压力,再次将这个双杀的格局成功往后推移了。
从数据上,我们看到的就是居民家庭拼命加杠杆,相当于把地方财政和金融体系的不良率部分背走了。
这点正好和美国人相反,美国人是政府举债,把居民和企业的债务背走了,因此,美国的内需又一次起来了。
至于美国国家的债务,则可以通过美联储精明和牛逼的“财技”,不断的赖掉。
中国的这个过程,相当于把民间的购买力集中到财政手中,尤其是当前要实施产业升级,更是如此。
可是,购买力一集中到财政手中,马上就遇到问题了。
因为,生产出来的东西,建设出来的东西,没有人买单了。
所以,就变成了不得不通过基建等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即,财政自己生产,财政自己购买。
整个这个内循环过程,使得国内的消费始终起不来,民企修复压力巨大。
然而,这种循环,终究不能产生真正的财富。
因为,财富的源头,是每个个体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去进行购买,从而实现全社会福利不断增进。
我们不可能通过向每个人硬逼着去推进5G、特高压、地铁等方式,来实现财富本身的增加。
否则,任何一个国家只要通过“政府采购、然后政府生产”的模式就可以建设强国,还要市场干嘛?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看到的是,今年银行不良率还在飙升,财政压力巨大,不得不依靠地方债。
因为,本质上,财富的增加是有限的,更多的则是债务的增加罢了。
从这个维度,我们等于再一次将金融财政的双杀往后推延了。
—————————
问题是,经历过本次危机,美国人后面肯定会全球范围内无底线的赖账。
我们所积累的外储美元,不仅不足以保障此前承诺给每个人的未来福利,而且还在购买力不断缩水。
而国内,我们现在的内循环更多是财政生产(基建也是生产),财政购买,充满着计划性。
这后面美国经济再次爆仓,我们怎么办?
到时候金融财政双杀的潜在风险,又将浮现。
当然,我们也已经有了“充分准备”。
就是眼下不拼命烧储蓄,留着未来这个潜在风险出现的时候,以2009年和2015~2017年为经验,再次拉升土地财政,再次启动洗刷刷模式。
因此,我对于危机中的救市模式,也是充满信心的!
不过,作为一名爱国者,最后还想说几句釜底抽薪的话:
如果我们多健全基本的民生保障,减少不必要的体制成本开支,一切以培育民间购买力为第一,则本轮全球经济危机,或将是中国走向大国和强国的最好契机。
由此,我们就可以走出这个循环,就可以不断的培育伟大的企业,可以真正给产业升级提供巨大的土壤。
这将是中国走向绝对巅峰的康庄大道啊~(稿源:大A聊财经 责任编辑:宿波)
Copyright © 2007-2025 www.nmgxjr.org.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新金融研究院 版权所有
内蒙古新金融研究院 中国网通集团提供宽带支持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蒙ICP备18004368号-1
营业执照 技术支持:微邦网络
蒙公网安备 15010302000322号